郭总裁在当日的活动中介绍富士康的发展经历:“早期建厂,我们开拓荒地,发扬山西人‘走西口’的精神,没有办公地点,我在货柜里面办公?!薄笆硬旃さ亟ㄉ?,我穿着雨鞋,没有‘五通一平’(通水、通电、通路、通气、通讯、平整土地),也没有‘七通一平’(通水、通电、通路、通邮、通讯、通暖气、通天燃气或煤气、平整土地),龙华园区的每一块砖、每一根钢筋、每一个地下沟管线,除杂草、清理砂石、甚至排水沟的沟盖都是我们自己做的?!?/div>
30年的智慧沉淀,从1992年在大陆提出第一件专利申请以来,截至2017年底,集团在大陆已累计申请专利54,600件,核准29,900件;在世界各地专利申请已累计146,200件,核准83,600件?!?998-2000年我们连续3年是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第一,2002-2010年连续9年中国企业大陆专利申请排名前三,1984年至今华人企业全球专利累积申请第一、核准第一?!?/div>
总结集团30年的成就,郭总裁将它归结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?!案皇靠到裉炷苋〉谜庑⌒〉某删?,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?!痹诠サ?0年里,集团不但把最好的技术引入中国,也培养、输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科技人才。

老员工们从全国各地赶“回家”集团庆生
拿富士康最负盛名的精密加工来说,为了提升工艺、锤炼品质,集团鸿超准事业群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练习“扎马步”。1994年,集团在山西晋城建立第一个模具培训中心,此后集团四大培训中心相继建立,成为集团精密加工人才培育的摇篮。正是因为有了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,才让富士康做到了精密加工的行业第一。
1995年总裁亲创企业内刊《鸿桥》,在《鸿桥》的创刊号上,谈的正是育才与企业成长的关系。郭总裁说道:“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,请谨记在心‘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’,‘工作中学习,学习后工作’,‘十年树木、百年树人’。我认为是先人对新一代人类在培育人才的观念上给予的一个定义,它必须是‘宏观的’、‘长期的’和具有‘耕耘自己的想法’,才能获得成果?!?/div>
富士康从筚路蓝缕中走来,却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迹,靠的正是先进的育才理念,与持续的人才养成投入。
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,同时也是一部富士康同仁奋斗不息、成长不止的励志史。当年创业的艰辛与成长的阵痛,经过岁月的打磨,如今都化为一篇篇温情的回忆,铭刻在同仁的心间。

同乐晚会上一大批优秀员工受表彰
“总裁关心我们女工的身体,让我们每天早上吃上一个鸡蛋?!薄澳鞘焙蛭颐腔锸澈醚?,顿顿都有肉或鱼?!薄凹Φ凹蛹ν?,害我三个月胖了五斤?!薄白霾说氖Ω狄蛭硐趾?,总裁还奖励他一块时尚手表呢?!薄?8回娘家”活动中,老元勋们深情回忆往昔。尽管那时工作生活条件很艰苦,但总裁与主管们对大家的关心与照顾,却让大家的工作热情高涨。
“当时我们的伙食费比薪水高,薪水是180元,伙食费是240元。而且每周一个鸡腿,每天一个鸡蛋,来保证员工营养?!痹诟母锟懦跗谖镏驶共还环岣坏氖贝?,鸡腿一度被富士康买断货。多年来集团不只关心员工的工作、生活,还为员工解除看病就医、子女入学等各种后顾之忧。6月8日,223位海洋厂建厂时期的老员工及其家眷从全国各地赶回自己的“娘家”,岁月虽然改变了他们的容颜,却没有改变他们对富士康的情怀。
回望过去的30年,是祖国蓬勃发展的30年,也是企业与员工相扶相持、共同成长的30年。展望未来,下一个30年仍需同仁齐心协力,为企业与员工的发展谱写出最绚丽的诗篇。